昨天 Inside 在 Facebook 粉丝团上转贴一张来自中国设计师的「甲方夺命语」,引来众多「乙方」设计师含泪点头,甲方与乙方的爱恨情仇不必赘述,相信设计师深有所感。大部份人都没胆对不可理喻的业主直接发火,不妨考虑把下面设计师 Keira Bui 写出的五点诙谐但 充满恨意的 宣誓 1,技巧性的「分享」给客户看吧。
「自由工作者」的英文是 freelance,作者认为,很多客户就因此真的把设计师当成免费义工来使唤。想打「群众外包」的主意,大概只会找到业余消遣或是没那幺认真的设计师,他们的品味很自我,嗅不到你的市场目标。专业设计师才会针对你的公司、竞争者和产业进行深入研究,并且以杰出的设计让贵公司脱颖而出。再强调一次,别期待专业设计师会浪费时间、精力和资源来帮你无偿工作。
你付多少钱,我做多少事。不要奢望花少少的钱,要我们在半小时内弄出超棒的成品。
设计师不是工具(也不是一只会操作作者自由接案五年,她发现有些客户很难让设计师发挥最大价值。业主想给意见的时候,应该描述自己的印象,比如蓝色带给你什幺感觉、或者你希望色彩再女性化一点。不要直接命令设计师「改成粉红色」,而应该这幺说,你想要的是会更吸引女性族群的颜色。除非你接受过比你的设计师更长久更严谨的美学训练,不然切莫反过来「指点」他。
你的设计师历经好几年的教育、培训、经验,他们懂得根据你的叙述来解决问题。信任你的设计师,你会对成果感到惊艳。
别以为设计师不过就是会用设计软体,他们了解所有优异设计的原则与元素。如果不好好「利用」他们的长才,你根本是把钱丢到水里面。
很多老闆都喜欢在有限空间里塞满讯息,资讯愈多愈好,深怕一个小数点没写到就会丢掉一百万顾客一样。如果在 Less Is More 当道的今日,你的客户仍然完全不明白留白的艺术,丢这几篇文章给他看:
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话应是放诸四海皆準,愿你能够找到那些与自己方向一致的设计师。
最后⋯⋯您想说的一定不止这些,欢迎留言大声说出您对客户的良心建议。